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

人们对糖尿病存在的认知误区

来源:沈阳燕都医院

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引发的,以高血糖为标志的慢性疾病,可造成失明、肾功能衰竭、截肢、脑卒中、心肌梗死等。据统计,全球糖尿病患者超5亿人,我国现有糖尿病人数约1.4亿,居全球之首!

然而还有很对人对其存在认知误区,今天让我们一起走出这些误区。


人们对糖尿病存在的认知误区




误区1

糖尿病一定遗传

错!

糖尿病有一定遗传倾向,父母有糖尿病子女患有糖尿病的几率会显著提高,但糖尿病是多因素造成的疾病,遗传因素的贡献是有限的,起决定作用主要还是环境及生活因素。

误区2

糖尿病是胖子才会得的病瘦子不会得

错!


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及饮食习惯有关,在临床上,胖瘦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糖尿病的标准,无论胖瘦都有可能患病。

误区3

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再吃甜食和水果

错!


水果中含有大量人体不可或缺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合理的吃水果有利于血糖的控制。我们建议选择含糖量较低的水果,如山楂、木瓜、石榴、柚子、苹果等,但切记千万不要吃多,可作为加餐,放在两次正餐之间食用。


误区4

糖尿病患者可以放心无糖食品

错!

无糖食品是商家为吸引糖尿病患者购买的一个噱头!虽然在生产中他们没有添加蔗糖等精制糖,但很多无糖食品本身依然含有大量淀粉,会在体内逐渐分解为葡萄糖,多吃同样会导致血糖升高。所以面对于无糖食品,糖尿病患者可以吃,但不可以多吃。

误区5

血糖高无症状可以不治疗

错!


高血糖,不管有没有症状,对全身的血管、脏器都是有损害的,都会促进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。因此,患糖尿病后都应该接受正规治疗,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展。

误区6

血糖控制正常可以停药

错!

血糖正常并不是说明糖尿病被治愈了,而是通过药物控制的结果。私下停药会导致血糖反弹,而血糖大幅度的波动还会导致加快并发症的发展。因此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合理的控制血糖的方案,切不可贸然停药。

误区7

打胰岛素会上瘾

错!

胰岛素不是毒品,是人体内唯一的降低血糖的激素,如果自身分泌量不足,就不能维持正常血糖代谢,这时就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,这样可以尽快使血糖理想达标,保护残余的胰岛β细胞功能,减少并发症。

误区8

患糖尿病后不能吃主食

错!


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关键是控制每日膳食总热量。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和关键。控制每日饮食总热量,保持能量摄入与消耗平衡,减少糖和脂肪摄入,适量摄入蛋白质,限制饮酒和零食摄入。

误区9

血糖控制越低越好

错!

血糖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,不能过高或高低。血糖控制得好,可以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,血糖过低则会出现低血糖症

监测指标

目标值 (mmol/L)

空腹或餐前

4.4-7.0

餐后2小时

4.4-10.0

误区10

糖尿病可以治愈

错!

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,发病机制复杂,根据目前医疗水平尚无根治手段,很多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侥幸心理,乱投医、乱用药,相信小广告、“祖传秘方”“高科技纳米技术”等,最终只会延误病情。



希望广大的患者朋友,积极配合医生,听从医生的治疗建议。还要坚持合理的饮食和运动,做好自我监测和管理,保持良好的心态,走出误区。